
就在昨晚,多家跨国公司高管和商业机构负责人齐聚豫园,参加“上海之夜”交流招待会,游览夜花园、观看昆剧,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领略上海文化,探讨合作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进博会的“老朋友”。您对本届进博会有哪些新的期待?您如何看待上海和中国的营商环境?
11月4日下午,众多跨国公司高管和经济组织负责人齐聚豫园,参加“上海之夜”交流招待会。短照澎湃新闻记者陈越撰文
当外国公司来的时候来到进博会,他们在寻找什么?
资生堂中国及旅游零售首席执行官梅津俊信表示:“进博会不仅仅是展示和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促进深度商业合作。”公司已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 “作为一家日本美妆企业,资生堂通过进博会推出新品牌和产品,获得行业合作伙伴、消费者和政府的反馈和支持,并将反馈融入到市场推广中。进博会加速了我们的业务发展。”
瑞典阿法拉伐是一家专门从事热交换、分离和流体处理的全球工业公司。这种情况在中国已经发生了40年。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的阿法拉伐今年也在上海举办了全球管理大会。“此次展会的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政府的政治取向和发展战略。不仅如此,还要观察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我们不仅与中国供应商竞争,还与国际公司竞争。进博会是了解竞争格局的重要机会。”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爱立信表示。
汤姆·爱立信表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表示,该公司一直在致力于航运业脱碳的多项举措,包括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关键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处于领先地位,参加进博会具有重要意义。
丹麦格兰富集团全球副总裁Astrid Norgaard Frith补充道:“进博会致力于打造全球合作平台。我们已连续八年参加该展会,并愿继续参加把握中国市场的创新活力,寻求与中国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中国发展迅速,积极创新,我们要继续顺势追赶。”
洛伦佐·里卡迪(Lorenzo Riccardi)是中国意大利工商会会长,他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他介绍说,中意工商会会员企业在华投资总额达150亿欧元,拥有员工13万余人。认为“上海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中国已成为意大利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本届进博会,意大利外贸委员会将设立国家展团,并组织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罗仁洲表示:“进博会是外国企业家了解新机遇、了解新形势的最佳机会之一。在中国撕裂。 “我们希望本届进博会能够促进意大利企业的展示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商业新趋势。”
为何外资企业投资首选上海?
过去25年来,汤姆·埃里克森频繁前往中国,访问过上海、厦门、北京、青岛、香港等地。它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他表示:“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我们的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段旅程非常奇妙,我很荣幸能参与其中。”
目前,中国是阿法拉伐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公司员工数量最多的国家。许多工厂位于距离上海市中心 2-3 小时车程的范围内。汤姆·埃里克森表示:“上海拥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它不仅是一个高效的物流中心,也是一个理想的全球连接点。 “上海应该永远是我们寄件的首选专家们。”
梅津里信总结了上海营商环境的三大优势。首先,美容行业客户群成熟,企业可以在上海率先推出新品。其次,上海对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政府正在从监管思维转向协作思维。各级部门积极支持创新。 “我们不仅可以引进世界各地的创新技术,还可以发展区域创新。一旦在上海立足,就可以以此为基地,向中国其他地区扩张。”
他表示,上海正在成为产业生态建设者,致力于提升美容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例如,奉贤区打造了美容产业集群“东方美谷”,资生堂也参与其中,与当地大学和企业合作,加速创新化。本届进博会上,资生堂将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全新医美品牌。 “上海不仅支持创新,还鼓励业务拓展。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并决心继续在上海和中国投资。”梅津里信表示。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毅表示,中国在制造能力、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也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尽管双边关系发生变化,但许多美资企业仍然渴望在中国发展。”对于第八届进博会,他表达了希望和乐观:“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向中国推介产品的平台,我们希望在此期间缔结一系列贸易协定,把更多的美国产品引入中国。”
他认为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中国向美国和许多美国出口许多产品产品在中国也有巨大的市场。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有利于两国未来发展。商业发展求长治久安,希望两国构建更好的合作环境。
新浪财经公众号
财经资讯及最新视频2连播4小时。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sinafina吧?)